drg即疾病诊断相关组(diagnosis related groups),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的一个重要工具。这一概念的引入其实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。不同于按项目付费模式,drg采用的是按病种付费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。
对于医药和器械企业而言,drg付费模式下的竞争格局则变得微妙起来,原来仅仅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与整个诊疗环节间的资源争夺。尽管并非针对医药企业,但在取消“以药养医”大背景下,医药企业必将在短时间内面临冲击。
能口服就不注射、有仿制药就不用原研、国产代替进口,drg付费试行之后,性价比必将成为医院的追求。再加上“4+7”带量采购的全面实行,医药企业可谓是被双面夹击。drg支付背景下,药企如何在夹缝中生存,我们试着通过本文来寻找答案。
drg付费给药企带来冲击
drg付费模式下,特定的病种有规定的报销额度,如果患者实际消耗的医疗资源大于这个额度,则超出部分需要医院自己垫付。drg支付的本意是敦促医院进行成本控制,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检查和辅助药物的使用。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,医院也许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尽量控制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。
“花少钱,治好病”,这是医疗改革的最终理想。但这必然会与一些医疗服务和产品的提供商的利益存在一定冲突,尤其是医药企业。
以往,一部分药企会通过增加处方数量和增加辅助药品来提升销售额。在drg付费背景下,这一方法不再适用。不仅如此,医院还会通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,减少手术室的使用等措施进一步控制成本。这样一来,手术药品、抗生素的使用也将在短期内受到影响,营养类和辅助用药的情况更加不乐观。
此外,医院对药品质量的诉求也随之提高,“非治疗性药品”需求量降低,“治疗性药品”需求上涨,组合用药、创新药、高质量仿制药,以及经过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中成药都将在医院赢得发展空间。在同等效用下,价格低廉的产品会更加受医院欢迎。进口药、低质的仿制药都将面临市场挑战,高质量的国产创新药和仿制药会成为医院用药的主力军。
drg付费和“4+7”双面夹击,医药企业如何破局?
在“4+7”带量采购全面实行后,药品价格大幅降低,部分药企受到重创。drg付费的“搅局”则是的医院在药品上的金额和数量需求都双双下降。那么,深陷其中的药企应当如何破局?
01 加速进入临床治疗指南
drg付费需要针对临床治疗路径等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,临床治疗路径中也涉及到了用药指南。
按照临床习惯,临床用药指南将收载的药物分为一、二、三线药物。其中一线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其他疗效肯定、国内已生产且临床常用的药物;二线药物包括疗效可靠、极有前途但国内尚未正式生产或正在着手研制的药物;三线药物包括疗效肯定、国内已生产但临床不常用的药物。
通常情况下,临床用药需要遵从临床用药指南的介绍,包括剂量、配伍用药等。毫无疑问,进入用药指南的药品将被优先使用,这也将成为今后企业竞争的焦点。
02 加速一致性评价
相比原研产品,仿制药的价格通常要低上许多。有效且低价,这符合drg付费模式下医院的诉求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今后解决社会医疗需求的药品大多数将会是仿制药,目前美国这样的原研药大国便是如此。100万美元起步的基因疗法治疗效果的确很好,但能够负担得起的患者少之又少。创新药品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突破,但要实现全民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,仍然需要依赖低价产品。
需要强调的是,drg付费模式,并不是为所有的仿制药企业带来第二春。低价并不意味着低质,没有疗效的产品还是终将被逐渐淘汰。
我国是制药大国,但绝非制药强国。自2007年后,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规则来鼓励从仿制到创新。
2011年,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来袭,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,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,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。换而言之,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。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目的就是提高药品的有效性,促使药企使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。
回过头来看,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似乎正式在为drg付费模式做铺垫,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费用,同时也可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。在drg付费模式下,只有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才有更多机会替代价格高的原研药。因此,我们认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drg付费实现的前提,而drg付费模式的试行将进一步促使药企加速一致性评价。
03 产品重心向“治疗性药品”转移
随着国家对抗生素、辅助用药、中药注射剂的限制,这一类产品销量急速下降,但治疗性用药的占比却在持续上升。随着drg付费模式的试行,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,“非治疗性药物”市场将进一步降温。
药企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有效性的同时,顺应drg支付带来的市场变化,及时作出产品结构调整才能继续发展。
04 迎接院外市场的春天
前文提到在drg支付模式的背景下,医院会尽量缩短患者的入院时间。对于一部分需要复诊和持续用药的患者而言,他们需要寻求继续干预的渠道,第三方医药平台将迎来利好。因此我们认为,drg付费的试行或许将为院外治疗带来机会。
在出院后,患者可通过网上复诊处方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相应药品。尤其是慢性病和康复患者,他们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将被放到院外。2018到2019年间,互联网医疗、线上挂号问诊、处方外流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,奠定了院外治疗市场的发展基础。
完善线上问诊、物流配送的用药闭环,或许将成为第三方医药平台今年的重头戏。在这之后,医药零售机构将随之崛起,无论是线上零售还是线下药店,都将迎来利好。诸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,院外或许会成为主战场。而为了弥补院内用药所带来的空缺,药企或许将通过第三方医药平台、线下药店、“网定店取”等零售渠道加大投入。
此外,尽管短时间来看drg付费模式和“4+7“并行,给医药行业都发展带来来一定阻碍,进口药、创新药、仿制药和辅助用药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。但长时间来看,挑战与机遇并存,国产替代进口、良币取代劣币,这或许也是中国医药良性发展的好机会。当然,除了医药以外,drg付费模式的试行还对医疗器械、医院管理等各个方面有影响,我们将陆续为您道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