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陈勇/谦启咨询
任何一种管理工具的引入,都要考虑与其他管理工具的兼容,通过多种工具的相互融合,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。股权激励也不例外。
常听到有人拿“财散人聚”说事,也常有人问我:股权激励是不是就是分更多钱?如果只是要分更多钱,实在没必要大费周折,拿“股权”说事。多发钱是为了什么?留住人。留住人又是为了什么?企业发展。既然股权激励是为了企业发展,设计方案时就应该考虑更多内容,让股权激励发挥更多的作用。
分决策权限
包括两个方面:
决策风险控制。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,决策机构是股东会,股权与决策权(表决权)一体,因而股权的授予要慎之又慎。以往老国企、民企做股权激励,动不动就实行股改,随随便便就把很多人写进股东名册,跑去做工商变更,一下就把筹码出尽了,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。
决策权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,除非参与重大决策者能力很强、少私心,并且对企业发展的理解达到一定高度,否则要么不要轻易授予股权,要么在授予股权时采用虚拟股权或间接持股等方式,将决策权分离。
因而在设计股权激励时,要同时梳理公司的决策权分配,尽可能将有决策风险的历史股权问题解决掉,并且要防止出现新的决策风险。
权责对等。好的股权激励方案能够让员工真正有“股东”的感觉,为了使员工能发挥更大主观能动性,就要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。比如要让区域公司总经理能更好地冲业绩,可以将区域公司作为股权激励平台,从区域公司净利润中分红给区域公司总经理,但同时需要给予其足够的营销费用和人员工资及提成审批权。
权责设计至关重要,但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却往往被忽略,这也是股权激励难以真正落地的重要原因。
小结:股权中的分红权和决策权需要进行分离,以达到既能激励又能避免决策风险的目的。但同时又要通过权责设计,使激励对象有“股东”的感觉,有提升业绩的控制力。
定工作目标
股权的授予,以及拿到股权后发放分红,都要设定相应的约束条件,否则股权激励很容易失控。这些约束条件除了常规的司龄、岗位层级、年限等,还可以包括:
公司业绩:比如销售额、毛利额、增长率、用户数、门店数等;个人业绩:比如销售额、新增用户数等;重要目标:比如新品上市、拿下大客户、通过认证等;个人目标:比如完成招聘目标、供应商分级管理等;设计约束条件时,一方面要避免只使用公司业绩指标,另一方面要确定被激励对象的个人工作目标,以使其有明确的方向,但又要避免采用面面俱到的考核,否则抓不住重点、方向不聚焦。
约束条件有两个层次,一是公司业绩及重要目标,是否达成是基本门槛;二是个人工作目标,包括量化的个人业绩和非量化的个人目标,是针对个人设置的门槛。两者缺一不可。
很多企业之所以感觉股权激励没起到什么效果,等于变相多发了冤枉钱,就是因为约束条件设置不合理,公司级和个人级的目标不明确。
还应注意的是,设定与股权激励相配套的工作目标,需要比常规激励拔得更高,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,然后就能获得更大的激励。
小结:激励与约束并存才能保持平衡,因而股权激励方案既是设计如何提高激励效果,更要设计约束条件,并且设定的目标要拔得较高,而不是很容易实现。
带人才培养
企业进行股权激励,选择激励对象很重要。一般来说,企业需要激励四种人:
核心中高管;业务骨干;元老;有潜力者。前两种人肯定都是激励的重点对象,元老往往也会有所考虑,有潜力者则经常被忽略。我常跟企业老板强调股权激励应面向未来,主要是对员工未来创造的价值进行激励,未来能做到多少,就相应激励多少。因此不仅要激励过去和当前的骨干,也要激励未来的骨干,这就是有潜力者。
很多企业会做人才培养计划,但常犯的错误是培养有余而激励不足,因此哪怕培养方案做得再好,被培养对象也总是不上心。建议企业设立成长股权,为被培养对象制定阶段成长计划,比如一年轮岗,两年任见习经理,三年做到经理,每达成一个节点,就授予一定份额的股权。这样既不打破现有的薪酬体系,又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。
小结:人才培养不只要在培养上下力气,也要在激励被培养对象的参与度上下功夫,股权激励作为中长期激励,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正好匹配。
做资金筹划
有些企业认为股权激励是用未来的钱,因此任意加大激励力度,结果过了锁定期后才发现缺乏资金,是企业陷入被动,严重影响了激励效果。建议企业做好资金筹划,注意三个方面:
业务发展预测。预测企业未来几年业务规模及盈利情况,以便测算能够拿出来做股权激励的额度。如果两三年内资金状况不乐观,则延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,或者延长锁定期。分批实施激励。如果被激励对象较多,则可以考虑分批实施,错开股权发放和兑现时点。提供多种选择。为尽量少占用企业现金流,可提供多种兑现选择,除了现金分红,还可以采用追加购买股权、转换新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。小结:股权激励无论怎样延期发放,终归要发放现金,为避免开出的不是空头支票,企业就要做好资金预测,控制好发放现金奖励的节奏,同时通过多种选择减轻企业现金压力。
任何一种管理工具的引入,都要考虑与其他管理工具的兼容,通过多种工具的相互融合,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。股权激励也不例外,不是无谓地复杂化,而是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,如此才能落地,也只有如此,才能获得更大成效。